市場回顧:本週 2023 年 11 月 06 日至 10 日
.webp)
抑制通貨膨脹
Bloomberg:前財政部長 Lawrence Summers 警告說,不要過早對聯準會成功遏制通貨膨脹抱有信心。
他指出,倉促的聲明和最近的市場反應表明,這場戰鬥可能還沒有結束。
同時,Barclays 銀行前執行長 Bob Diamond 為公司債務的進一步挑戰做準備,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信貸問題。
黃金與就業機會
美國國防部、美國勞工統計局及 Reuters:由於美國就業資料疲軟, U.S. dollar 和美國公債殖利率下跌, 強化了聯準會不會進一步升息的預期,金價週五上漲。
在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持續緊張的情況下, 美國國防部證實有特種部隊在以色列駐紮。
10 月非農業就業人數增加了 15 萬,其中醫療保健、政府和社會救助領域的就業人數增加,但由於罷工,製造業就業人數減少。
芝加哥 Blue Line Futures 首席市場策略師 Phillip Streible 表示,這些資料強化了聯準會暫停升息的理由,從而支撐了金價。
英國通貨膨脹
Bloomberg 和 Reuters: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 Huw Pill 預計,由於能源成本降低,英國通膨率將與全球低利率保持一致。
他預計,10 月通膨率將“進一步大幅下跌”,跌至 5% 以下,並縮小美國和歐元區之間的差距。
利率可能要等到明年年中才會從 15 年來的最高點開始下修。
投資者情緒
CNBC:Heraeus Metals 表示,金價要持續突破 $2,000/盎司,可能需要等待聯準會就降息發出更明確的訊號,以及指數股票型基金投資者的復甦。
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邦觀察 (CME FedWatch) 的資料,交易者表示,12 月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 90%。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在截至 10 月 31 日的一周內,投機者將 COMEX 黃金期貨的淨多頭倉位增加了 15,661 份合約,至 106,343 份。
利率上調
The Guardian:澳洲央行董事會決定將現金利率上調 25 個基點至 4.35%,創下 12 年來的新高,這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
這標誌著自 2022 年 5 月以來的第 13 次升息。
新任行長 Michele Bullock 和董事會曾多次表示,如果通膨與其預測不符,他們打算恢復升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大銀行中,只有澳洲國民銀行預測利率將再次上調,該銀行預計 2 月利率將達到 4.6% 的峰值。
美國信用卡債務
CNBC 和 Bloomberg: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最近的資料顯示,美國人的信用卡債務已達到驚人的 $1.08 兆。
此外,信用卡拖欠率有所上升。
大約十分之一的信用卡使用者陷入了“持續性債務”,即利息和費用超過了本金支付額。
平均年利率也創下歷史新高,超過 20%。
聯準會理事 Michelle Bowman 旨在利用聯邦基金利率來解決通膨問題,但市場情緒表明明年可能會降息。
歐盟衰退
GBNews:歐洲中央銀行 (ECB) 前行長表示擔憂,預測歐盟 (EU) 年底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這項警告是在歐盟面臨從疫情中恢復的挑戰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持續衝突之際發出的。
他強調,歐盟需要更加統一、更強大,涵蓋外交政策和防禦能力以及經濟政策,以確保聯盟的生存。 但是,其預測比歐洲央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的預測更為悲觀。
黃金經濟學
Reuters:由於投資人密切關注美國央行的利率暗示, 金價今天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回落。
TD Securities 大宗商品策略師 Daniel Ghali 表示,黃金的走勢將受到經濟資料和 美國央行行動的影響。 與以色列和哈馬斯衝突相關的風險溢價也在降低。
不過,芝加哥 Blue Line Futures 首席市場策略師 Phillip Streible 指出,衝突的任何升級都可能推高金價。
通貨膨脹
Reuters:包括主席 Jerome Powell 在內的聯準會官員對當前利率是否足以對抗通膨表示不確定。
Powell 指出,供應改善對抑制價格上漲的影響有限。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代理行長 Kathleen O’Neill Paese 強調了持續存在的經濟不確定性,並表示:“暗示不會進一步加息是不明智的。”
股市的連勝紀錄於 2023 年 11 月 9 日結束。
澳大利亞經濟
Wall Street Journal:澳洲央行上調了短期核心通膨預測,強調通膨壓力降溫速度慢於預期。
通膨雖然已過峰值,但仍持續處於高位,超出早先的預期。
經濟的意外復甦促使澳洲央行上調了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和失業率預測。
雖然預計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疲軟,但預計從 2024 年中期開始將逐步加強,到 2025 年底將達到 2.25% 左右。
免責聲明:
本部落格中包含的資訊僅用於教育目的,不可作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訊息來源認為該報告在發佈之日是準確的。 發行後的情況變化可能會影響資訊的準確性。
過去的效能並不代表未來的結果。 建議在做出任何交易決策之前先自己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