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提交已收到!
抱歉! 提交表格時出現問題。

美國例外主義回歸,外資湧入美國市場

This article was updated on
This article was first published on
A conceptual image showing a metallic S&P 500 badge resting on a white surface.

就在美國主導地位的敘事似乎開始動搖之際——回想四月的市場震盪、川普的關稅風波,以及美元走弱——全球投資者突然急轉彎。僅在六月,外國買家就向美國股票和債券投入了創紀錄的511億美元,扭轉了前一個月罕見的撤退。

這種反彈讓華爾街老手們熱議不已,悲觀者則手忙腳亂。標普500指數再次瞄準新高,「美國例外主義」的話題不僅回歸,還蓬勃發展。無論是對美國制度強韌的信心、對消費者韌性的押注,還是全球資金避險的選擇,有一點很清楚:世界仍在大舉押注美國品牌。

但在關稅陰影籠罩、殖利率上升、其他市場崛起的情況下,問題是:美國能否持續保持這股魔力?

外資流入創下紀錄性反彈

四月局勢混亂。標普500指數瀕臨熊市,納斯達克跌破熊市門檻,投資者在不確定浪潮中,國債殖利率如過山車般波動。川普意外重啟關稅提升——被交易員稱為「解放日」——引發了資金外流、貨幣不穩定及美國市場霸主地位可能瓦解的恐慌

幾週後,局勢急轉直下:五月淨外資流入達3110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高月度紀錄。這是在四月僅有142億美元小幅流出的基礎上,反轉之劇烈令人震驚。

數字不會說謊。截止五月的12個月內,淨外資流入迅速接近2023年7月創下的1.4兆美元高峰——正是「美國例外主義」最後一次成為頭條的時刻。

資料來源:LSEG & Yadeni Research,美國財政部

2025年投資者為何重返美國市場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麼吸引這麼多外資流入美國市場?

  • 關稅衝擊療法:川普最嚴重的關稅威脅暫時擱置。這段暫停讓市場得以喘息,也讓投資者有時間在局勢可能再度升級前搶購資產。
  • 美國消費者的強勁:美國人不知怎的仍在持續消費。這支撐了企業盈餘,並激發了對國內經濟即使在全球成長放緩下仍能維持的樂觀情緒。
  • 美元與避險吸引力:儘管近期走弱,美元仍是全球的預設安全避風港。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僅有2.3%,投資者選擇保守,美國資產正合適。
  • 沒有真正的替代選擇:歐洲經濟放緩,中國復甦斷斷續續。關鍵時刻,美國仍擁有全球最深且流動性最高的金融市場。

正如布魯金斯學會的羅賓·布魯克斯所言:「市場對所有起伏的接受度遠超人們想像。美國例外主義依然生機勃勃。」

美元避險地位面臨威脅

當然,並非所有閃光的都是金子。美元剛創下50多年來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現。 

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期間美國美元指數(DXY)日線圖,來源TradingView。
資料來源:TradingView

同時,標普500和納斯達克已重回先前高點,歐洲和中國指數近月表現優於美國市場。貿易談判可能破裂,導致未來關稅進一步提高的風險也真實存在。

長遠來看,批評者如肯·格里芬認為美國因政策反覆無常而「玷污其品牌」,而德意志銀行警告,美國的結構性優勢——尤其是透過美元主導地位低成本融資的能力——正開始侵蝕。經濟學家吉姆·里德表示,他們對美元持長期負面看法,並預期美國期限溢酬將持續上升。

換句話說,借貸成本可能上升,投資者也不一定會永遠寬容。

當前市場情緒

目前市場情緒以鬆一口氣和重新建立信心為特徵。儘管債券殖利率仍高,但已趨於穩定,股市再次上揚。

關鍵是,全球投資者可能會轉身離開美國的想法,至少目前已被徹底擱置。市場老將艾德·雅爾德尼帶著一絲諷刺指出,最新的國債數據再次證實投資者對外資支持的持續信心。

這是市場中許多人心裡的話:關鍵時刻,世界仍選擇美國。

2025年美國市場展望:標普500會創新高嗎?

這是價值數兆美元的問題。條件確實具備:

  • 創紀錄的外資流入
  • 關稅焦慮緩解
  • 企業盈餘維持穩健
  • 全球經濟仍在尋找立足點

但逆風依然存在——高利率、政策不可預測性,以及擁擠的地緣政治日程。如果全球投資者再次受驚,這波反彈可能迅速停滯。

不過,目前星象似乎正在排列。美國重新受寵,標普500指數攀升,曾被宣告死亡的美國例外主義敘事,突然又活躍起來,且積極買進股票。

撰寫本文時,標普500價格雖大幅回落,但大量資金流入持續。成交量柱顯示買方壓力占優,賣方雖有抵抗,但力度不大——暗示若賣方不強力抵抗,價格可能反轉上揚。若出現上漲,牛市可能挑戰先前被壓制的6,435美元價位。反之,若持續下跌,價格可能在6,215美元及5,928美元支撐位獲得支撐。 

資料來源:Deriv MT5

標普500會迎來重大反彈嗎?您可以使用Deriv MT5帳戶對美國市場進行投機。

免責聲明:

所引用的績效數據並不保證未來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