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创纪录的季度业绩遭遇市场冷遇

当Nvidia Corporation公布第三季度营收为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看起来又一次在AI硬件竞赛中取得了完美胜利。然而,尽管业绩大涨并将下季度指引上调至约650亿美元,市场的反应却异常克制。
在一场泄露的全员会议中,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坦言:“市场并不买账。”这种业绩与市场热情之间的脱节,揭示了高涨的预期和AI狂热如何抬高了即便是最佳表现者的门槛。
推动Nvidia创纪录季度的动力
Nvidia业绩的命脉依然是数据中心需求——AI基础设施的支柱。仅该板块就创造了约510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66%,环比增长25%。

Blackwell平台等旗舰产品持续主导企业订单,而最新指引显示下季度有望再创纪录——营收650亿美元,同比增长65%。Nvidia不仅在增长,更是在为整个行业的资本支出周期定下节奏。
地缘政治和结构性力量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增长。随着云计算、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扩张,Nvidia的硬件处于创新的核心——也是供应的瓶颈。但成功也带来脆弱:当完美成为常态时,哪怕最小的波动都显得举足轻重。“当你让市场习惯于期待完美时,”一位分析师打趣道,“即使很优秀也不够好。”
为何重要
Nvidia目前约占S&P 500总权重的7.31%,成为AI情绪最具影响力的风向标。如此体量的股票在创纪录季度后横盘,意味着投资者质疑的不是数据,而是故事本身。
FinancialContent称其为“AI及更广泛市场的考验时刻”。如果Nvidia的卓越已无法激发热情,其它科技公司也将感受到寒意。
黄仁勋自己也直言不讳:业绩差就被指责戳破泡沫,业绩好又被说助长泡沫。这种认知陷阱凸显了AI交易进入新阶段——只有超越卓越的结果才能撬动市场。这也反映出一种微妙转变:从炒作与承诺转向纪律与兑现。
对科技与AI生态系统的影响
Nvidia的财报最初带动了整个科技板块上涨,AMD、Broadcom和存储供应商也受益于乐观情绪。但随着交易日推进,这些涨幅逐渐回吐——证明市场热情已变得脆弱。
分析师认为,如果如此强劲的业绩已无法引发上涨,说明AI基础设施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已被计入股价。投资者现在可能更青睐运营效率而非单纯扩张。这是自然演变:当增长成熟,估值纪律接管主导权。
对于硬件采购方和企业用户而言,这种演变可能意味着供应条件略有改善,但价格趋于紧张。Nvidia的挑战将是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保持利润率——从愿景式增长转向工业级精细化运营。
专家展望
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未来有两条路。如果Nvidia继续执行——扩展新产品线、扩大制造能力、应对出口风险——它可以保持领先并延续增长。公司依然拥有少数对手能企及的技术护城河。
另一种情形则是估值重置:如果投资者开始质疑硬件增长能否持续跑赢成本通胀和竞争,Nvidia可能面临增长平台期。正如Bernstein一位分析师所说:“至少从财报来看,我不知道还能要求什么。”
对于交易者来说,值得关注的信号包括业绩指引趋势、订单积压更新(尤其是中国市场),以及Rubin和Blackwell芯片的推出进度。市值在数周内波动五千亿美元,足见市场情绪之敏感。
Nvidia技术面分析
截至发稿,Nvidia(NVDA)股价接近194.50美元,在测试179.70美元支撑位后自下轨Bollinger Band反弹。Bollinger Bands(10,收盘价)正适度扩张——表明波动性上升——价格走势趋向中轨,短期内有望继续向上轨靠拢。
173.20美元为下一个关键支撑位;若跌破,可能引发抛售并加剧下行动能。相反,208.00美元构成强阻力区,若涨势延续,可能出现获利了结和末端FOMO买盘。
动量指标进一步强化多头观点。RSI(14)大幅上扬,突破50中线——这是买盘压力回升的技术信号。若能持续站稳该水平,并保持在179.70美元上方,将巩固短期上升趋势,吸引关注动量交易的投资者。
对于制定交易情景的投资者,Deriv calculator 可用于在不同波动性设定下模拟盈亏——在Deriv MT5上规划NVDA交易时,是图表分析的重要补充。

核心观点
投资者认为Nvidia仍是AI基础设施浪潮的核心——财务无可匹敌,技术上占据主导。然而,市场的冷淡反应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投资者不再为承诺买单,只看重兑现。在AI交易的新阶段,执行力、利润韧性和创新节奏将决定领导地位。对交易者而言,Nvidia的技术图形或许暗示短期上行,但更大的故事是预期的转变——完美已成为新常态,而非惊喜。
所引用的业绩数据并不保证未来表现。